“可是娘,娘已经铸下大错,那可如何是好呀?”薛姨妈吓得脸色惨白,满头汗水涔涔而下,嘴唇不停地哆嗦着道:“那诬陷黛玉的纸条,如今早已四处流传开来,想必此刻朝廷正倾尽全力四处追查此事,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娘,您先莫要焦急慌乱。”宝钗看着薛姨妈那近乎崩溃的模样,强压下内心的波澜,沉着冷静地说道:“既然官府的人尚未登门,那便说明他们还没有追查到娘的头上,我们还有时间弥补,还有转机挽回。”
“可……可又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挽回这一切呢?”薛姨妈懊恼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悔恨与无助交织在她的心头,“哎,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行事竟还如此糊涂,如此不堪!”
“娘,女儿没有怪您,您也是因爱女心切,一时情急才犯下此错,事已至此,莫要再自责了。”
宝钗紧紧握住薛姨妈那双颤抖不已的手,眼中满是真诚与理解。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么多年来,娘一个人苦苦支撑着偌大的薛家,里里外外打点得井井有条,实属不易。女儿这些年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
“我的乖女儿,整个薛家,只有你,才是娘的贴心小棉袄!”
薛姨妈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一把抱住宝钗,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你比你那个混账哥哥可强太多了,这个逆子只知道到处惹是生非,从不知道体谅娘的苦心。”
提到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薛蟠,薛姨妈咬牙切齿,只觉一阵眩晕袭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天旋地转。
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无奈,没想到,自己辛苦操劳半生,却养出了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又如何能不让她痛心疾首呢?
薛姨妈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想起女儿平日里的乖巧懂事,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针黹女红,无一不精,无一不通,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我的儿,若是你哥哥能有你一半的懂事,我也就不必如此操碎了心。”薛姨妈喃喃自语,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宝钗的手背上。
宝钗轻轻替薛姨妈拭去泪水,温柔地劝慰道:“娘,您别太难过了,哥哥他或许只是贪玩不懂事,假以时日,总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薛姨妈闻言,心中稍感慰藉,却也深知这这假以时日,不知道是何年何日。
她只能默默祈祷,希望有一天,那个让她操碎了心的儿子,能够真正长大成人,承担起薛家的重担,成为她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