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想问“黑塔”是啥,就指着远处建筑,做出疑问表情,重复“塔”字。
一只生物马上有反应,外壳泛起蓝光,伸出触须在空中画了个模糊轮廓,像金字塔。
“它记住形状了。”我心里一动,“也许这就是黑塔真模样。”
我又问“奥赛罗是谁”,它没给有用信息,只发出一串混乱音节,像很害怕。
“它们可能也不清楚‘奥赛罗’是谁。”林悦分析,“但这名字显然让它们怕。”
“那就说明,那东西不好惹。”秦虎插嘴,“咱得小心。”
我们继续努力建交流模式,靠不断重复和反馈,建立了一些基础词汇对应关系。
比如:
“水” = 一片涟漪状的波纹图案
“危险” = 警告性的红色闪光
“朋友” = 双方手掌相碰的动作
“敌人” = 触须收缩,外壳变暗
交流越深,我们越能懂它们基本概念。
它们说自己叫“艾瑟族”,在HL - Ω7位面生活几千年了。那座黑塔,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
“这么说,黑塔是外来的?”我皱起眉头。
“它们说,黑塔从‘虚空裂隙’出来的。”林悦翻译,“开始是小能量体,后来吸收周围高位面粒子,成了现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