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峡区委组织部那栋灰白色小楼,此刻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手术室。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翻动、键盘敲击和低语交谈的混合声响,紧张而凝肃。部长沈慧娟的办公室门紧闭着,磨砂玻璃上映出她伏案疾书的剪影。桌面上,堆积如山的档案盒和贴着不同颜色标签的审查报告,如同等待解剖的病灶标本。
“回头看”专项行动,在省纪委通报的惊雷余音中,以雷霆之势启动!目标直指孙耀华时代遗留在云峡肌体深处的“暗疮”与“腐肉”。这是一场针对历史沉疴的精准外科手术,主刀者沈慧娟,眼神如冰,心细如发。
她摘下眼镜,揉了揉因连续高强度工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面前摊开的,是一份标注着“高度关注”的内部核查报告:
“关于原区住建局副局长马国栋(孙耀华一手提拔)在任期间违规审批、收受好处费问题的初步核实材料”
报告里,清晰罗列着马国栋在孙耀华授意下,对几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私人开发项目“特事特办”、大开绿灯的审批记录;以及其配偶名下银行卡在项目审批前后收到数笔来自关联企业、金额异常且无法说明合理来源的转账记录。时间点、金额、审批结果,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蛀虫!”沈慧娟低声吐出两个字,眼神冰冷。她拿起红笔,在报告首页“建议处理意见”一栏,重重写下:“立即停职!立案审查!”笔尖力透纸背,仿佛要戳穿那层虚伪的伪装。
这只是冰山一角。
隔壁的档案室里,组织部的精干力量如同考古学家,在浩如烟海的干部档案、会议纪要、项目审批记录中抽丝剥茧。他们的目光锐利如刀:
查“提拔链”: 筛查孙耀华主政期间突击提拔、破格任用、或在关键敏感岗位(国土、规划、财政、城投)上频繁调整的干部履历。对照其提拔程序、民主测评结果、以及同期更优秀但未被提拔的干部情况,寻找异常点。
查“保护伞”: 梳理孙耀华案卷中提及的、曾受到其“关照”或包庇的问题线索。对照信访记录、审计报告、纪检转办件,核查当时负责处理的干部是否存在压案不查、查而不处、避重就轻等问题。重点盯住那些在孙耀华倒台前突然“平稳落地”或“带病提拔”的人员。
查“关联网”: 利用大数据比对,筛查与孙耀华核心圈层(王大海等)存在密切经济往来(共同投资、异常借贷)、频繁非工作接触、或家族成员存在利益输送嫌疑的现任干部。
一份份带着疑问标记的名单被整理出来,送到沈慧娟案头。她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在“火线考察”奠定的基础之上,指挥着这场肃清行动:
“交通局规划科长张伟,提拔时民主测评明显异常,多人匿名反映测评前被‘打招呼’,启动复核程序,调取原始测评票!”
“原信访局副局长陈明,当年处理‘宏远商贸城’强拆投诉时,笔录关键处语焉不详,结论明显偏袒开发商(系孙耀华关联企业),调取原始卷宗!立刻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