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监督办公室的磨砂玻璃门推开。
一股特有的、带着信息化系统运转气息的轻微“嗡”声和冷气扑面而来。正对着门的,是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巨大电子显示屏。屏幕上,正实时切换着数个场景:长河项目二期某个工地的基坑作业全景、新落成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活动的场景、某个标段的物料堆场出入口高清抓拍画面……更引人注目的是屏幕中央那一长串不断跳动的绿色数字——“当前在线监督用户:124,806人次”!
办公室内只有三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对着多屏操作台,快速处理着屏幕上不断弹出的、由用户生成的各类标注和留言信息。看到一行人进来,他们立刻起身,虽显紧张,却动作利落、目光清澈。
“林书记,这就是‘长河阳光监督平台’的核心中枢。”秦风走到大屏幕前方,声音沉稳地介绍,“它连接着长河项目所有工地的核心施工流程监控、所有涉及资金的出入节点、所有涉及安置补偿的住户档案与资金流向、所有招投标过程全程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风指向屏幕一侧被放大的模块:“比如这位叫‘老城区老张’的用户,前天凌晨在平台上标注了城北老宿舍区改造工地一处临时电线拖曳不规范、可能导致踩踏隐患的留言。值班工程师10分钟内在平台确认信息,15分钟内调度现场安全员处理并上传整改前后对比图,平台同时将此处理情况推送给所有在线关注该区域更新的用户。类似这样的实时反馈闭环,每天发生上千次。”
屏幕上,一条条实时滚动刷新的留言被清晰地展示出来:
【用户“云峡清风”:今天终于拿到拆迁款短信!流水可查!比合同还早三天!透明!】
【用户“老李头”:#东郊路管线施工反馈#工人师傅干活是真麻利,就是今天土方车开太快,路口有泥点,建议平台标注一下提醒慢点!】
【(系统标注)用户“监督员007号”提交线索:西岗建材市场C区疑似有非授权进场车辆,车牌号:XXXXX……(处理状态:已核实,涉事车辆被劝离,保安流程优化中)】
林振邦没有说话。他缓步走到操作台前,目光沿着那巨大的屏幕缓缓移动,从各个工程节点的实时画面,扫过那密密麻麻却有序滚动的用户留言标签,最终落在那十二万多的在线人数上。他的视线尤其在一个挂着“监督员”虚拟徽章的用户ID刚刚提交的一条关于某小区电梯安装进度滞后的意见上停顿了几秒,屏幕上清晰显示出该意见被平台算法标注为“重点关注”状态。他那素来深沉难测的面容上,罕见地没有绷紧的线条,只是那份深重的静默,蕴含着千钧之重。
周明远和李志强站在林振邦身后稍侧的位置,两人的目光同样紧紧锁定在屏幕上。周明远眼神深邃,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复杂审视;李志强则嘴角微动,看向那不断跃动的数字时,眼中是掩不住的欣赏和确认后的如释重负。
时间在滴答声中流淌,阳光监督办公室里只余下大屏幕数据流刷新的轻微声响和窗外远处隐隐传来的施工机械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