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每天早上六点到车间,晚上十一点才走。饭都是让人送到操作间的控制台边上。
他手里一摞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各个阶段的数据变化,每晚回家都是倒头就睡。
有一次夜里测试,他站在主控台前盯了整整四十分钟,只为确认一次冷启动的压降曲线是否达标。
“师傅,您歇歇吧。”来送饭的马华心疼得不行。
“歇什么歇?”何雨柱不抬头,“再过三天,第一次试轧就开始了。”
今天,轧钢厂的晨钟响得特别响亮,仿佛也为825轧钢机顺利启动而鸣锣开道。
厂区内人头攒动,部里的各级领导来了几十个,数十家兄弟单位的工程师纷纷前来观摩,甚至连市里的领导与军方代表都来到现场。
而何雨柱,站在825机组的主控台前,穿着旧蓝布工装,神情淡定如水。
昨天夜里,他几乎彻夜未眠。
他知道,这一台轧钢机,不仅承载着轧钢厂的未来,也代表着他在整个厂内乃至市工业战线上的声誉和地位。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做饭的食堂主任。
调试启动。
伴随着一阵沉闷的轰鸣声,825机组缓缓运转起来。第一批特种钢坯在传输轨道上缓慢滑动,红得像火,烫得像血。
“电压正常,液压系统稳定!”副控技师激动地喊道。
何雨柱点头,却仍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幕和仪表盘。
“温度上来了!均匀!”另一人叫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