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乔正色道:"大人,赋税关乎百姓生计,下官不敢徇私。"
李知县叹了口气:"本官知你刚正,但为官之道,有时需权衡轻重..."
回到值房,林乔思绪万千。官场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正当他思考对策时,一个更紧急的消息传来:朝廷特使将至,督导秋粮征收事宜!
"听说这次要加征两成军粮。"前来报信的张教谕低声道,"北边战事吃紧,朝廷急需粮饷。"
林乔心头一沉。青山县刚经历蝗灾,百姓勉强恢复,再加赋税,如何承受?
"可有通融余地?"
张教谕摇头:"特使是户部侍郎周大人,出了名的铁面无情..."
"周大人?"林乔突然想起什么,"可是周正周侍郎?"
"正是。怎么,林县丞认识?"
林乔没有回答,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007迅速调出资料:周正,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苏婉父亲苏明远是同科,当年曾联名弹劾山东巡抚...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林乔脑海中成形。或许,这位铁面特使,会成为青山县的转机?
特使到来的前一天,林乔做了三件事:第一,整理全县真实的粮食产量和赋税数据;第二,秘密拜访苏婉,借来她父亲的一件遗物——一枚刻有"正大光明"四字的玉印章;第三,安排人将县衙后院试验田的成果整理成册。
"大人,您这是要..."年轻的书吏好奇地问。
林乔望向北方,目光深邃:"为青山县百姓,争一条活路。"
第二天辰时,钦差大臣周正的仪仗浩浩荡荡开进青山县城。知县李大人率领全衙官员在城门口跪迎。周侍郎五十出头,面容冷峻,目光如电,一看就是不好相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