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快穿局女员工 > 第329章 县学(第2页)

第329章 县学(第2页)

离开县衙,林乔脚步轻快。这工程明着是亏本买卖,实则是千金难求的机会——做好了,林家就能正式进入青山县"良民"行列,再不是无根浮萍似的流民了。

回到窑场,他立刻召集族人开会。听说要接县学工程,众人议论纷纷。

"二十两银子?连料钱都不够吧?"赵大锤嘟囔道。

"乔哥儿,咱们哪会修什么藏书楼啊?"王大山也一脸愁容。

林乔不慌不忙地展开一张草图——这是他在回路上根据记忆画的藏书楼简图。

"料钱不必担心。屋顶用芦苇代替部分瓦片,既轻便又防雨;木材可找陈三介绍的刘掌柜赊欠;我们自己有会木工的人,工钱就省了。"他指着草图一一解说,"关键是,这工程做好了,咱们林家就能在县里站稳脚跟!"

族人们渐渐被他说服。林老四拍板道:"乔哥儿见识比我们高,听他的!"

当天下午,林乔就带着林小河和王大山去实地勘察。县学藏书楼是一栋两层木结构小楼,确实破败不堪:屋顶瓦片残缺,地板吱呀作响,书架霉迹斑斑。

"007,扫描建筑结构,制定修缮方案。"他在脑海中命令道。

"扫描中......建议优先加固地基和承重结构,屋顶可采用芦苇与瓦片混合铺设以节省成本。"系统迅速给出了专业意见。

接下来三天,林乔忙得脚不沾地:找刘掌柜谈木材价格,组织族人收割芦苇,安排工匠分工...连五岁的小树都被分配了任务——帮着捡拾合适的石子用来垫地基。

开工那天,林家老少齐上阵,引来不少县学士子和路人的围观。林乔将族人分成几组:赵大锤带人拆旧屋顶,王大山负责地板加固,林小河领着几个后生做新书架,妇女们则编织芦苇席和搬运材料。

林乔自己则楼上楼下地跑,监督每一处细节。正午时分,张明远带着几个学生前来查看。

"林教习,这——"老教谕看着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屋顶,眉头紧锁。

林乔赶紧解释:"大人放心,拆是为更好地修。学生发现梁柱有虫蛀,若不及时更换,恐有坍塌之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