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5章 戚继光蓟北戍边(第2页)

第45章 戚继光蓟北戍边(第2页)

万历元年(1573年)春天,蒙古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三万骑兵入侵蓟州。这是戚继光到北方后遇到的第一次大战。他不慌不忙,让士兵们把战车列在前面,敌台里的弓箭手和火炮手严阵以待。董狐狸骄横惯了,以为明军还是以前那副怂样,下令骑兵冲锋。可还没冲到跟前,就被战车后的火炮轰得人仰马翻。董狐狸不甘心,又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打得大败。最后,他带着残兵逃跑时,还被戚继光埋伏的骑兵截杀了一阵,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战,让戚继光在北方彻底站稳了脚。朝廷里那些质疑他的声音消失了,连以前弹劾他的御史,都在奏折里夸他“才兼文武,边功卓着”。张居正更是高兴,专门写信给他:“戚将军辛苦,有你在蓟北,我睡安稳多了。”

戚继光在蓟北待了十六年,他修的长城固若金汤,训练的边军锐不可当,蒙古部落再也不敢轻易南下。有一次,他带着部下巡视长城,登上一座最高的敌台,望着远处的草原,对身边的儿子戚祚国说:“你看这长城,像不像一条巨龙?咱们守在这里,就是要让这条巨龙永远护着中原百姓。”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戚继光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那些以前被他得罪的官员,纷纷跳出来弹劾他,说他“手握重兵,恐有不臣之心”。万历皇帝本就对张居正的亲信心存忌惮,下令把戚继光调到广东。

戚继光走后,蓟北的边防渐渐又松弛下来。蒙古部落听说戚继光离开了,又开始蠢蠢欲动。万历十三年(1585年),朵颜部再次入侵,虽然被边军击退,但长城上的敌台已经有不少损坏,士兵的训练也荒废了。

戚继光在广东没待多久,就被罢官回乡。晚年的他,常常拿出在蓟北修长城时用过的图纸,一遍遍地看。有一次,他的老部下来看他,说起蓟北的近况,他只是摇摇头,写下“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的诗句。这大概就是他一生的写照:不管在南方抗倭,还是在北方戍边,心里装着的,始终是国家和百姓。

蓟北的长城还在,那些高耸的敌台,至今还站在群山之间,仿佛在诉说着戚继光的故事。他用十六年的坚守,给明朝的北方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也让自己的名字,永远刻在了长城的砖石上。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