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搜集严嵩的罪证,白天在衙门当差,晚上就躲在书房里写奏折。妻子张氏劝他:“严嵩势大,我们斗不过的,还是算了吧。”他指着桌上的油灯说:“这灯油虽少,也能照亮一间屋。我杨继盛虽微,也要让天下人知道谁是奸贼!”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正月,杨继盛把写好的《请诛贼臣疏》折好,藏在袖中。这封奏折列举了严嵩的十大罪状:“坏祖宗之法”“窃君上之权”“误国家之边事”“害天下之民生”……每一条都有根有据,最后他写道:“陛下若斩严嵩,臣愿以死谢天下;若不斩,则臣请死以谢严嵩!”
上朝那天,杨继盛特意穿上一件新做的青布官袍。他对妻子说:“我若回来,就陪你去逛庙会;若不回,你就把我这些书稿烧掉,别连累孩子。”张氏知道他此去凶多吉少,抱着他的胳膊哭:“你何必如此?”他笑着擦掉她的眼泪:“我是进士出身,食君之禄,就得担君之忧。”
朝堂上,嘉靖帝正听严嵩讲炼丹的事,杨继盛突然出列,高声道:“臣有本奏,弹劾内阁首辅严嵩!”严嵩心里一惊,脸上却堆着笑:“杨大人有话好好说,何必如此动怒?”
杨继盛展开奏折,声音朗朗:“严嵩十大罪状,条条可诛!其一,陛下设内阁,是为辅政,严嵩却把内阁变成自家书房,大小事务都由他儿子严世蕃决断……”他越说越激动,把严嵩如何卖官、如何通敌、如何陷害忠良,一一抖了出来。
嘉靖帝听着听着,眉头皱了起来。他不是不知道严嵩贪,但严嵩会写青词,会哄他开心,而杨继盛说的这些“罪状”,他觉得“太过刺耳”。严嵩趁机跪下哭道:“陛下,杨继盛这是诬陷老臣啊!他是因为之前被贬,心怀怨恨,才来报复的!”
嘉靖帝本就多疑,被严嵩一挑唆,顿时火了:“杨继盛,你敢在朝堂上诽谤大臣,来人,拖下去廷杖四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继盛被摁在地上,廷杖的板子一下下落在背上。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直到最后一板落下,他才抬起头,对着龙椅喊道:“严嵩不倒,大明必亡!”
杨继盛被关进刑部大牢。牢头是个老狱卒,见他满身是伤,叹道:“杨大人,你这是何苦?严大人的势力,你斗不过的。”杨继盛喘着气说:“我不是斗他,是斗这天下的不公。”
廷杖的伤口很快化脓,夜里疼得他睡不着。老狱卒偷偷给他送了点草药,他却不用,说:“就让这伤留着,好让我记着外面的百姓还在受苦。”他用碎碗片把腐肉刮掉,鲜血溅在地上,牢里的其他犯人都吓得不敢看,他笑着说:“这点疼,比百姓的苦差远了。”
严嵩父子怕杨继盛活着出去再闹事,派人去牢里逼他认罪。严世蕃的亲信拿着纸笔说:“杨大人,只要你写‘认罪书’,说之前的奏折是诬陷,我们就让你出去,还保你官复原职。”杨继盛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铁骨铮铮”,然后把笔一扔:“要杀便杀,休想让我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