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厢里人挨人,连下脚的地都没有,这样售票员还一直嚷着,前面的往后走,让排队的这群人都上车。
就算姜建军用身子挡着,颜希感觉自己都快不能呼吸了,之前都是在字里行间读到这个年代公交如何如何拥挤,终于亲身感受了一波。
好不容易挨到下车,空气清新到不行,小路和花花一脸菜色,给他们太阳穴抹了点薄荷油,脸色好了起来。
再看姜建军,还是笔挺地站着,一点事也没有,羡慕到不行。
走进汽车站,这次知道了,不用去买票,直接找回县里的车。“小颜,这里”,听到有人叫自己,颜希转身就看见张姐从车窗里探着身子招手。
一家人上了车,张姐边开车票边说,“刚才远远地就觉得是你们一家,在市里玩得咋样”。
“我跟你说,那个土豆饼回家做给我儿子,爱吃的不得了,你平时还做什么好吃的,给我说说呗。孩子挑食逼得人没办法”。
张姐一句接一句地说,都不知道该回答她哪个问题了,感觉过了好一会,有乘客上车,她才意犹未尽地走了,全程都是她再说,颜希一句话也没接上。
自己竟然能听一个妇女闲唠嗑这么久,还是挺佩服自己的。前世,谁耐烦听这家长里短。
要不说时代改造人呢,这个年代最怕的就是不合群。考大学还是要政审的,虽然她现在的身份没问题,贫农,根正苗红,但要是不合群,就怕有人给扣帽子。
记得恢复高考第一年,很多地方政审特别严格,很多成分不行的,考上了都没上成大学,她可不想马失前蹄。听多了这些,自己不觉得烦,还挺亲切。
这趟车上乘客多,张姐也没倒出空跟自己闲聊。到了县城,姜建军取回存放的自行车,看着天色不早了,一家人抓紧往家赶。
到了小赵村,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一家人来不及休息,分工合作,做饭的做饭,烧炕的烧炕,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