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李干干脆陪着王海龙沿着平行公路往内场步行而去,其他人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不敢偷听。
李干思索着说,“我是有一些想法。”
“比如当前的士官制度,义务兵征兵制度,一场反击战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太多了。”
“从顶层来看,健全士官制度,把士官提到一个更重要的地位上,让士官担任更多的岗位,这也是许多国家的成熟做法。”
“在设计上,可以分三等七级军士,完善制度,从服役到退役后的安置,提高参军门槛,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部队。”
“义务兵服役上,三年服役期是合适的,第一年列兵,第二年上等兵,第三年预备军士,从预备军士里选拔一级军士,以此类推。”
“但是同时要提高义务兵的待遇,9块钱真的干不了什么,我认为应当参照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一定的比例,比如七八十块。这笔钱,起码能解决军属的温饱问题。”
“在安置上,应当明确安置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军官、军士的安置,作为政策发到地方。鼓励公私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国家层面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应该在地方院校直接招收军士、征集大学生义务兵,加强和地方院校的合作,搞军地联合培养。这样可以加快我军的人才队伍建设。”
李干滔滔不绝说了一个多小时,基本照搬了几十年后的制度了,实践证明,那是符合国情的做法。
当然,任何制度,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不断调整不断完善,这是规律。
王海龙对李干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他道,“想不到你对制度的研究还很深刻。”
“你提个方案给我,就以我们空军的为例,我找其他几位合计合计,一起向宫老提一提,开几个会研究研究,我估计,没个一两年,很难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