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点了数根蜡烛,炕上摆了桌子,李母和郑梅娘东西两头相对而坐,两人之间隔了老大一张炕桌来。
而炕上也是摆放的满满当当的,全都是今日李秋天和秦奋成婚的大喜日子里,村中各家各户送来的贺礼。
村中不比府城,这走礼上能送上一块儿缎子,那都是顶顶好的礼了。
但别管大家伙儿这送的是什么,价值几何,这人情往来上头,可都得一笔一划的记一个清清楚楚的才行。
这本子人情账,到时候往后待得旁人家为儿郎娶媳,给女娘招赘,来给自家下请帖了;
这人情账本就得拿出来瞧瞧,当年自家办喜事,这户人家给了什么好礼?
自家就要在这礼的基础上给添上一些,好再给回过去。
李母和郑梅娘两人这一记就记到了亥时上,等两人来回对了两遍,都对上了,李母这才给她和郑梅娘两个都倒了茶,放下了毛笔,端起茶杯小口啜饮。
放下茶杯,李母看着这账本子上头,排行最靠前的几列,李望明的名字底下,记着的是一块儿红底金纹红霞锦,并八两八钱的银元宝。
李望明这礼算不得少,毕竟李秋天与李望明之间就只是姻亲罢了。
当年李夏天和蒋淮成亲的时候,李望明那时花用的都还是李十月分给他的纸坊分红和村口租赁房屋的赁金。
李望明当时还在府城读书,花销也是不小的。
如此,给当时成亲的李夏天的贺礼,对比给今日成亲的李秋天的贺礼就少了不少来。
此时,李母的嘴角僵硬的被她扯了两下,然后她就苦笑了一声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