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十国风华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峻返京(第2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峻返京(第2页)

此刻,王峻的身影在他心中变得愈发模糊起来。若称其为奸佞之臣,他对待灾民的举措却又似乎并非全然无情;可要说是治国能臣,他那对权势近乎痴迷的执着,又让人难以全然信服……

……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王峻已悄然自王村堡坝消逝,留给杨骏心头一抹难以名状的忐忑与不安。他深知王峻此行重返京城的目的,自然是与侯爷郭荣相关,虽然他极力想让对方留在这里,但那已是超越他能力范畴之外的事情。

此刻,黄河之上,轻纱般的薄雾悠悠铺展,为这古老河流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王峻昔日的营帐空荡无声,唯余几名亲兵忙碌于收拾零散的遗物之中,氛围显得格外清冷。杨骏驻足于昨日与王峻促膝长谈之地,河风轻拂,携带着湿润的寒意,悄无声息地侵入他紧裹的官袍领口,引得他不由自主地轻颤——然而,这份颤动并非源于外界之寒。四周的一切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离别的故事,而杨骏的心中,则涌动着更为复杂的波澜。

“大人,该去查勘东段堤坝了。”刘元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手里捧着新绘的堤坝图,神色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憔悴,但却一眼能看出他嘴角边带着的笑意。

杨骏回过神,接过图纸展开。图上用朱砂标出了几处险段,是昨夜连夜补画的。他指尖点在一出堤坝上,那里离当前的堤坝顶还有半尺距离,墨迹未干:“东段的夯土密度不够,让李三和张小子带一队人,今日务必再加筑两尺。”

“是。”刘元博应声,又补充道,“昨日的工分册子核完了,比前日多了三成——乡亲们见粮食兑得实在,都卯着劲干活呢。只是……”他顿了顿,“粮仓的糙米还够支撑十日,相州的粮队若是迟了,怕是要断顿。”

杨骏眉头微蹙,王峻嘴上说的好听,“卫州不够,还有滑州、相州”,可官场的承诺,有时比黄河的冰面还薄。他抬头望向远处的灾民棚屋,几个孩童正围着施粥棚的伙夫打转,手里攥着前日挣来的半块麦饼,脸上是掩不住的雀跃。

“去告诉伙夫,今日的粥里多掺些粟米。”杨骏合上图纸,“粮队的事,我让人继续去这两州催。实在不行,先动卫州官仓的储备粮——朝廷若要追责,我一力承担。”

刘元博的眼眸中掠过一抹讶异,旋即便恭敬地欠身行礼:“遵命,卑职即刻着手办理。”

杨骏沿着蜿蜒的堤坝,步伐沉稳地向前踱去。此时,夯筑堤土的号子声再度响彻云霄,较之于昨日,更添了几分激昂与力量,仿佛众人心中都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誓要将这堤坝筑得坚不可摧……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十国风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