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骏伴随着掌柜缓缓步入众人视线之中时,周遭那些专爱凑热闹的看客们不禁面露疑惑,窃窃私语起来:
“咦,掌柜身边那位少年是何方神圣?”
“是哪家的后起之秀,好胆量,在这样的场合,竟然敢进来比试。”
“这位少年究竟师承何人?下一个上场的人就是他?”
……
杨骏神色淡然自若,步履轻盈而从容。今日外出,他自是没有穿官服,而是换上了一袭浅蓝色直裰,那是标准的读书人装扮,简约中透着一股子书卷气,举手投足间尽显文士独有的风流韵味。
周遭的名士与名妓们,初见之下不由得一愣,待目光细细掠过杨骏那清癯的面容,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以掩饰的窃喜。这位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清客先生,今夜能出现在这里,无疑为这场诗会平添了几分不凡的色彩。他们暗自思量,有了杨骏的参与,今晚的聚会定能引来无数雅谈,热闹非凡,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刚才那位念诗的士子,再看到杨骏出现在这里时,脸色突然有些苍白,本来自谦之语的:抛砖引玉,此番怕是要一语成谶了!他才情几何还是心中有数的,焉能与清客先生相提并论呢?
杨骏迈着从容的步伐缓缓上前,对这个站在眼前的士子抱有一点印象的。此人出身贫寒,正翘首期盼着来年科举的金榜题名,故而数度向《大周文报》投稿,杨骏读过他的作品,文采斐然。念及到此,杨骏朝他轻轻颔首,嘴角勾起一抹鼓励的笑意:“我刚才在下面听到你写的诗词了,不错!”
尽管杨骏年纪尚轻,但在文坛之上,“清客先生”之名早已如雷贯耳,无人不晓。面对他这般的赞许,那位士子脸上不禁泛起一阵激动的红晕,声音略带颤抖地回应道:“多谢清客先生的肯定,我……定当不负众望,继续努力的!”
杨骏言罢,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随即对着四周环立的人群轻轻作了一揖,语气平和而简洁道:“诸位,我便是清客先生——杨骏。”
“哦,原来是他。”有人低声呢喃。
“这便是那位清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