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羽仍旧没做任何回应,没发书单,也没发自律 Vlog,只是继续旁听着导演系的视听语言课,戏曲专业的身段课、把子课,戏文专业的创作研修班,甚至还有人看到她背着把吉他,走在初秋的校园中,大概连音乐剧专业的课也蹭上了。
十一月,传来美国那边的两条新闻。
一个是“好莱坞”劳资双方达成协议,为期 118 天的罢工终于宣告结束。
另一个,是那场三位艺术家起诉 AI 绘画工具的诉讼,也终于有了结果。
长长二十八页的判决书,在新闻里被简略成一句话:艺术家诉 AI 侵权首战失利,法官裁定指控“不太合理”。
由此,中文网络上对苏迩冷嘲热讽看笑话的就更多了。
很少有人真的会去读那份判决,也就不会知道法官认为的“不太合理”是因为三位原告艺术家中的两位没有向美国版权局申请过其作品的任何版权。法官因此驳回了她们的大部分诉讼请求,那两名原告也放弃了索赔。而剩下那位艺术家,被法庭允许修改诉讼请求,澄清理论,补充证据。一切并未结束。
言谨不确定这条新闻是否对射月公司多少产生了一些影响,差不多也是那几天,他们在专业评估之后做出了决定。
“全源”方面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继续诉讼或者达成和解。而射月最终选了第三种,先行撤诉,但暂不和解。
言谨对此并不觉得意外,甚至有些佩服。
“射月”是一家以优质原创内容为卖点的公司,而“全源”在这方面的名声实在是不太好。倘若双方交叉持股,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射月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恐怕也会承受声誉上的损失。但他们也不希望就此失去一个丰富业务品类和国际化的机会,所以想先看看苏迩这一战的结果,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