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秋华年在一阵阵爆竹声中悠悠睁开双眼。
这几年杜家村的村民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乡亲们除了吃饱穿暖,也有了其他追求,这不还要一天就是除夕了,有些闲钱的人家都买了爆竹与炮仗,在一年的末尾尽情地去晦气迎喜神。
隔着高大的院墙,爆竹的声音并不刺耳,噼里啪啦的动静和孩童们笑闹的声音在空旷的天地间回荡,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听不清具体内容的乡音,带来充足的年味。
秋华年简单洗漱后披上斗篷出来,家里人差不多都起来了,春生正在院子里摆从天津带来的新型炮仗,看见秋华年后欢呼一声。
“太好啦,华哥哥醒了,我们可以放炮仗了!”
秋华年转头,西厢房的屋檐下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铜火炉,打开的炉盖里闷着红薯和栗子,许多栗子已经炸开了壳,红薯也散发出焦香的味道。
谷谷、秧秧连同青梅和小阿糕四个小豆丁围在炉子旁边,都在眼巴巴地等春生放炮仗,再早熟的孩子,也抵挡不了声响和火光的诱惑。
秋华年笑道,“放吧,当心别炸到人,也别把耳朵震聋了。”
秋华年听着身后响起的爆竹声和孩子们的笑声,勾起唇角,走向西南侧卫栎和梅望舒住的小院子。
刚出角门进入夹道,就碰上了九九,九九手里抱着一个柿柿如意纹样的精巧手炉,衣服鞋袜齐整,像是刚出了一趟门。
“这么早出去,是去找存兰玩了吗?”
九九点头,秋华年见她神情感慨,问道,“刚才遇到了什么事吗?”
九九看着眼前的小院子开口,“华哥哥记不记得,这块地以前是庄婶子家的房子。”
九九一提,秋华年就记了起来,庄婶子是他们在杜家村时的邻居,早早守寡,膝下无人,曾经照顾过九九和春生,秋华年也经常给她送一些吃的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