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之武林,各行各业规矩多多,武学一道更是规矩繁复也。
旧武林有“四杆“的讲究——坐杆、行杆、撂杆、戳杆之说法。
“坐杆”是固定的护卫,比如清王府的教头、武师等等。
这是习武之人学艺成功后的职业之一。“行杆”是走镖的镖师的称呼,走南闯北之人啊,见多识广。
“撂杆”即是撂地卖艺的意思。“戳杆”就是武人开的武馆、把式场等等称为“戳杆”,有立起来旗杆的意思。
形意拳门“三杆”都是有的,唯独没有“撂杆”的。
我自小至今,从未看到形意拳门之人用形意拳法卖艺换钱。
也许别人看到过,我是没见过的。
细细想来,这个和形意拳门的拳法关系是很大的。
形意拳是内家功夫,那是武林的真传加绝学咋说都不过分。
而且形意拳门的拳法没有花招,一下花活也没有。
只有真懂功夫的人才能看的懂。
形意拳是打人的拳法,按古谱讲是岳飞编纂以教士卒的军体拳,本身就不是表演用的。
除了真懂的人没啥观赏价值。
练形意拳的人是吃不了“撂地”这碗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