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血气者,号称义民,组织义和团奋起反抗。
先生当时年五十四岁,即参加该团张德成、刘十九所部,单刀上阵,每战必先,勇猛杀寇,血透重衣。
尤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一役,催枯拉朽,洋兵披靡,遗尸盈野,弃曳而窜,时人称快,誉先生“单刀李”而不名,“单刀李”之称,实由此始。”
但义和团运动很快被镇压,而名声大噪的“天津单刀李”也被重金悬赏捉拿。
李存义避祸去了山西,借机会拜会了车毅斋、宋世荣,切磋、交流、沟通了南北形意拳的技艺。
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车毅斋派了武艺高超的弟子李复祯和李存义同吃、同住、同行。
同时将形意拳十二形完整的传授给了李存义,因为在刘奇兰的武学理念当中,十二形无需全学,挑选一二适合自己的大形钻研即可。
宋世荣也不藏私,内功四经如数传授,甚至他自己钻研出来的阴阳把等技术也都教给了李存义。
民国元年,在同盟会的支持下,李存义与叶云表在津创办中华武士会。
他参考《五行拳谱》、《连环拳谱》创编了十六路的《拳术教范》,成为了中华武士会的必修教材。
后将中华武士会托付给弟子,孤身任教于上海精武体育会、南洋公学院、震旦大学等地,对推广形意拳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主事中华武士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段着名的话:“形意拳,国术也,国术,保家卫国之术。”
这段话是第一次有人以国术二字称呼武术,而这句话也给他惹来了无穷的麻烦。
他只说形意拳是国术,于是不断有人找他挑战,问他说“你看我这个拳,能不能保家卫国,是不是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