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武英殿 > 第103章 榆木川长魂系大漠 紫禁城储君拨庶务(1)(第1页)

第103章 榆木川长魂系大漠 紫禁城储君拨庶务(1)(第1页)

方孝孺的样子把他吓坏了,战场上见惯了缺头少腿的尸体,见惯了尸横遍野的血漫黄沙,却没有被豁开双腮血淋淋、人不人、鬼不鬼的狰狞,永乐拼命地往后退,手脚并用划着沙,还是被一群恶鬼们赶上了,只靠两只手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挣扎了一阵,没有了一点气力,仰面朝天躺在沙丘上,一任这些鬼怪啃食、撕咬,他万念俱灰,再没有心思去崇文尚武、远追贞观、创一代盛世了。

当恶鬼们伸出野兽一样尖利的手指去抓取他心脏的时候,刻骨铭心的疼痛使他不由自主地大喊一声,这一声,惊动了许多人,也把他自己喊醒了。

日头老高了,斜射到帐上,金光一片,像日落前的晚霞。一觉醒来,熟睡前后的皇帝, 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由一个重病的人,变成了一个将死的人,两颊呈铁灰色,眼窝深陷,两片嘴唇发紫,整个脸部扭曲着,看得出,他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永乐眼皮子动了几动,像被什么东西黏住,努力半天,才勉强睁开一条缝,感觉到周围有人叫他,想坐起说话,身体却像灌了铅一样动弹不得。好不容易睁开眼睛,模模糊糊看清了,杨荣、金幼 孜、盛寅、马云、海寿都围在床前,轻轻呼喊。他想了好久也没想起自己在哪儿,满心里都是梦里无尽的跋涉和栽倒后的无助。

看着他病魔缠身、日甚一日的境况,几个人不忍打搅却又不能离去,杨荣使劲忍了忍, 试探着轻声说:“路途颠簸,圣躬欠安,今日就不走了吧?”

一句话提醒了他,他也看见了自己居住的行军大帐,这才记起是北征的旋师。浑身疼痛,忽就生出了来日无多的悲凉,闭上眼睛的噩梦似是比睁开眼睛周身的不适更难耐。

“让各营先走,朕用些药、吃些膳食、支撑起来就赶上,一刻也不能耽搁了。”他是一个大气的人,更是一个以军国大事为重的人,社稷为重,君为轻,在江山大业面前,他永远选择的是前者。自己病重而六师在外,赶路是第一位重要的事。薨在京师,一切都好办;若在塞上,皇太子不在身边,万一有所差池,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生命体征正无情地从他沉重的躯体上一点点消失,他的病体正像一个四处漏水的木桶, 任凭谁,有再大的本领也留不住那些散落的水滴了。

勉强用了些膳食和药物,张杌、腾定等几个贴身侍卫把他秘密抬进大辂里,他今天的感觉很不好,担心自己随时都会西去,遂把杨荣、金幼孜也召进大辂,留在身旁,他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不说,好像就再没有机会了。永乐半躺着,随着大辂摇晃,断断续续, 絮絮叨叨,像是对侍臣,又像是对自己。杨、金二人耐心地听着,尽量不去打搅,让这种美好的回忆在皇上那儿保持得更长久一些。注意力在他津津乐道的事件上,他的病痛就会减少一些。

“朕的一生做了些好事,着夏原吉治理了太湖水患;着宋礼、陈瑄治理了大运河;在黑龙江建了奴儿干都司;在西南封赐了乌斯藏;如今的驿路东北能到达苦夷诸岛,西南能到乌斯藏的大昭寺;朕五次亲征漠北,迁都北京,为甚要花这么大气力,朕最担心太子仁 厚懦弱,瓦剌、鞑靼掠边入寇,他不知如何应对啊!所以,就想乘朕健在,彻底剿灭二虏, 为子孙后世留一个太平之国,天不遂人愿啊!”

“皇上所言有些悲凉了,”杨荣泪往上撞,劝慰道,“瓦剌、鞑靼桀骜跳梁,寻衅滋事,皇上天威浩荡,压之以泰山之势,马哈木死了,阿鲁台形单影只,部族离散,远遁天边,谁也无力与我大明抗衡了,陛下的目的已经达到。”

金幼孜说:“依臣看,皇太子也不是懦弱之辈,当年皇上北巡,处置皇太子可谓是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两军阵前,皇太子肯定不及皇上,但在用人上,多年聆听,又有皇上言传身教,聪睿果敢,进退得当,陛下大可不必为此忧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